客户案例 精选客户案例,彰显七重价值
查看更多关于博鱼boyu boyu博鱼中国官方网站
boyu博鱼中国官方网站
boyu博鱼中国官方网站(曾用名郑州竹林活性炭开发有限公司),始建于2010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活性炭现代化企业,占地面积93500平方米,主要生产颗粒活性炭、柱状活性炭、粉末活性炭、蜂窝活性炭和高效脱硫剂,年产能19000吨。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HALAL 清真认证和KOSHER 犹太认证、NSF认证。竹林作为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具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活性炭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气体处理、石油化工、制药行业、纺织印染、糖脱色、黄金提炼等行业。公 司秉承“热情、真诚、专业、高效”的服务理念,诚邀各界人士与我司洽谈合作...
新闻动态
-
22 2024-12
博鱼boyu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铁根全:以“匠心”守护“初心”
博鱼boyu 今年50岁的铁根全是金川集团镍钴有限公司镍冶炼厂镍电解三车间综合班班长、湿法冶炼高级技师。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专注于电镍生产线各类设备的维护和保障,练就了一身“望闻问切”的本领。 11年来,铁根全先后为企业培养了20多名工程师和技师;他带领的班组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创新百强班组”“甘肃省创新型班组”等多个荣誉称号;他领衔的发展创新团队获得40多项专利、60多项创新成果。他本人也于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张智敏、王朋、崔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22 2024-12
博鱼boyu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活力持续激发
博鱼boyu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活力持续激发 新华社记者姚均芳、王希 中央企业是国家创新链条的关键枢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释放推动央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强烈信号。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持续优化监管机制,出台务实管用举措,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全力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夯实基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相关工作,央企科技创新呈现积极变化。 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深地塔科1井挺进地球深处……中央企业在战略高技术领域积极抢占制高点,在“卡脖子”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攻克短板。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央企获奖108项,数量再创新高。 “近年来,国家电网在特高压、柔性直流、大电网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全面推进科技改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启动实施第一批15项“任务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央企研发投入累计超过8.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0%。截至2023年底,央企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400余个、科技人才174万人。 突出融合,产业创新加力提速 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必须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一批创新成果正加快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国产大飞机、大型邮轮投入商业运营,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持续壮大,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速培育…… 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总投资规模的近40%。2023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央企超过70%的资产都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矿业等传统领域,相关领域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宝武所属宝钢股份负责人介绍,企业通过探索钢铁制造智慧化转型变革路径,硅钢智慧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劳动效率提升超45%。 强化协同,创新效能持续提升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加强对央企战略规划、体系建设、力量组织和资源配置的统筹协同,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领域建设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遴选22家“链长”企业,有组织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介绍,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试验等创新链全过程中,带动网络、终端、芯片、仪表等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创新,已牵头306个5G国际标准,申请5200件专利。 中国石化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表示:“在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下,近年来我们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特别是2019年以来,联合10多家企业组建碳纤维创新联合体,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关键技术,有力推动我国碳纤维技术产业‘强起来’。” 破立并举,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一体推进,力争到2030年推动中央企业实现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倍增,原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顶尖人才集聚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明显提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位阶和作用明显提升。”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 记者了解到,针对当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国资央企将在四方面聚焦发力。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坚。在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科研仪器等领域加快攻坚。高质量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强布局。 ——聚焦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入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深化与高校院所、各类企业、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集群式发展,加大生物医药等领域投资并购力度,加快培育启航企业。发挥央企创投基金作用,推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聚焦激发创新活力,持续优化创新激励机制。完善“顶格、管用、解渴”出资人支持政策,健全精准化、差异化、长周期的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支持企业用好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政策,以多种方式加强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做细做实容错免责机制,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投身科研。 张玉卓表示,下一步将切实强化央企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健全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持续加力,加快产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表率,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
22 2024-12
博鱼boyu新时代驯水记
博鱼boyu 水!中华民族极为深刻的集体记忆。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驯水的故事;在河湖广布的中华大地上,留存着一个又一个治水的遗产:造福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泽润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垒石筑坝、砌石成渠的徽州堨坝—婺源石堨,集天山雪水滋养吐鲁番各族人民的坎儿井等。它们,是中国灌溉文明和治水智慧的见证。 这是2022年6月27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对于水情复杂、水患严重、江河治理难度巨大的中国而言,治水如治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治水事业书写着人民治水的英雄史诗:巍巍太行山上凿出红旗渠,滚滚长江水中筑起三峡大坝,滔滔黄河浪里建起小浪底水库,治水事业蓬勃发展。 这是2020年9月12日在河南济源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新老问题相互交织,治水面临新课题: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态势,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两亿多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解决;一些地方“有河皆枯”,一些河流“有水皆污”,黑臭水体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长江“严重透支”,黄河“体弱多病”……水时空分布不均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老问题尚待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的治理日益紧迫。 驯水!治水!兴水! 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这是2012年7月24日拍摄的三峡大坝。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七大流域战胜一次又一次洪涝灾害,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开创调水壮举,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守护“中华水塔”,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江河水质全面改善……治水之害、兴水之利、保护生态、人水和谐,成为新时代驯水最鲜明的特点。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治水成果! 游客在“中央水塔”秦岭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内参观游玩(2020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站在“中央水塔”秦岭最高峰太白山巅,耳畔响彻“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的铮铮誓言——江河安澜,润泽民生! 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上的红旗渠总干渠(右)(2019年7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一) 善治国者必重治水。 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史料记载,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发生较大旱灾1056次,几乎平均每年都有洪旱灾害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治水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但洪涝干旱仍是我们面对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50年前,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其长篇通讯《驯水记》中写道:“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同水展开年复一年的战斗。” 在新疆吐鲁番,当地农民正沿着地下渠道检查水流情况,以保证农田生产用水(1963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方 摄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暴雨和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 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1949年以来最严重秋汛; 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 2024年,我国大江大河发生26次编号洪水,刷新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面对洪涝灾害的新特点、新挑战,必须坚持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游客在小浪底出水口前感受“浪底云烟”的魅力(2006年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始终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出“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2024年7月,陕西秦岭山区遭遇强降雨,蓝田县辋川镇的甘家坪、红门寺、七安子、核桃沟、西河等五个村受灾严重。 “眼看着河里的水涨高了3米多,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还好镇村干部提前把我们转移到了安全地点。”说起当时的情形,部分村民仍心有余悸。 一位年迈的村民说,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走,觉得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镇村干部极力劝说,果断转移,没想到刚到避灾点一会儿,家里的房子就塌了,“多亏了他们,不然命都没了!” 辋川镇党委书记刘娜告诉记者,接到灾害性预警信息后,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对危险区域的群众采取集中转移、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确保应转快转、应转尽转,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每一场抗洪阻击战、攻坚战,都是一次对抗洪救灾能力的检验。 2024年6月28日,长江中游干流九江水文站涨至警戒水位,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九江水文站下游约10公里处,是被江水包围的长江第三大居住岛——江新洲,其41公里长的防洪堤经受着咆哮而至的洪水考验。 水位快速上涨。7月2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所在的江新洲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最高级别的I级,一天需要上千人参与巡堤护堤,岛上干群全员上阵,人手依然捉襟见肘。 “回家去抗洪!”前往江新洲的渡轮随之变得繁忙起来,成百上千在外的游子闻讯返乡防汛。 整个夏天,被洪水包围的江新洲成功抵御了长江3次编号洪水的轮番袭击。 江新洲防洪长城的坚固,既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的抗洪大军有效守卫,也受益于三峡水库等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和拦洪运用。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测算,今年长江发生1号、2号编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拦洪126.8亿立方米,降低中下游干流水位0.7米至3.1米,减轻了沿线防洪压力。 “长江流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总数从2012年的10座增加到目前的127座,其中控制性水库53座,通过调度水工程拦洪削峰,使得洪水应对更加主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徐照明说。 两年前的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旱情时,水利部门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人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旱,是全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典型缩影。 不断完善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使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困扰我国数千年的大水大灾难、大旱大饥荒状况逐步消除。 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00多座增至9.5万座,总库容从200多亿立方米增至近1万亿立方米,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到32.5万公里,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 与上个十年(2004—2013年)相比,最近十年(2014—2023年),我国年均因洪涝死亡失踪人数减少了70%,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1%降至0.24%。在洪涝灾害面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保障。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二) 初冬时节,冀中大地寒气渐浓。衡水市景县苦水营村村民付书明看着院子里的7口大水缸,感慨道:“以前喝水全靠这几口大水缸,南水北调让它们‘退休’了!” “以前的水又苦又咸,现在的南水甘甜好喝。”来到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衡水、邢台、邯郸、沧州等地采访,记者时常听到当地百姓对南水叫好。 黑龙港流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苦咸、高氟。曾经,很多百姓因长期喝高氟水,导致满口发黄的氟斑牙。南水北调中线通水,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摆脱了氟超标水的困扰。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禹说,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类标准。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河北省10个、河南省14个省辖市用上了南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过760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这一超级调水工程的设想,早在1952年就已产生。这年深秋,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把南方的水调入北方,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 改造山河的惊天地、动水系之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新的探索。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数十万建设者持续奋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陕西安康市境内的汉江景色(1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串连,构建起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初步形成了“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 正如多年前一位工程技术人员豪迈的话:“长江向东海白流了几百万年,现在咱们要让它回头北上,逼它爬楼梯,翻山岭,去浇灌祖国北方的土地!” 郭超人的《驯水记》中写道:“把大量的南水调到北方,彻底改变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不平衡状态……这还只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幅理想的画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这决不是十分遥远的未来,而是正被人们双手创造着的现实。” 在新时代,《驯水记》中理想的图画一步步变为实景。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水关乎发展,更关乎生存。不少农村群众吃水难、吃好水难,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的牵挂。 引洮河之水润泽干旱大地,甘肃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1958年,甘肃曾启动引洮工程,后因财力、技术等原因停工。时隔48年后的2006年,工程再次启动。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在渭源县元古堆村马岗家,从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水的滋味让他紧锁眉头。考察中,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叮嘱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通水,陇原大地近600万人受益。 漾漾清流润民生。 十多年来,我国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绝大部分农牧民告别了上山背水、到远处拉水的生活。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村民拉巴告诉记者:“五年前家里通了自来水,修的冲水厕所干净、没有异味,真好!” “南水北调过邢台,风景秀丽唱牛城。”“苦瘠甲天下的干坡坡,有洮河水变成金窝窝。”……走访调水工程沿线,拧开农民家中的水龙头,到处都能听到受水区人民生活因水而变的由衷感慨,到处都能听到送水区群众爱水护水的故事,到处都能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温暖。这种温暖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在南水北调东线采访,将无人机升到空中,记者看到了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震撼一幕—— 这是2023年8月9日航拍的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枣庄段)两岸景色(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的国家水网骨干输排水通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五大水利工程出现在显示屏的同一个画面里:大运河上船舶南来北往,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使淮河之水东流入海,长江之水经泵站抬升实现南水北调。 如今,一张更加科学的国家水网正在加快成型。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黑龙江林海水库等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和调蓄结点工程开工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陕西延川县黄河盘龙湾景色(2020年9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三) 今年夏天,在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詹刘险工的堤坝上,记者遇到了70岁的巡堤员詹水兵。 说起渭河的变化,这位精神矍铄的老汉有一肚子话要说。 “变化大了!过去就是土土坝、泥泥路,堤坝上是荒草坡,每年巡堤查险,钻在比人还高的荒草丛里,得带个镰刀先割草。再一个,过去造纸厂、化工厂的污水排入渭河,河里的抽沙船经常漏机油,水面上漂着油点点,河水黑臭恶臭,水里鱼都没有,人也不愿到河边来。”说话间,詹水兵手指向旁边新修的宽阔河堤说,如今这里成了景观大坝,傍晚人们过来乘凉、散步,河边不时飞来过去少见的白鹭、苍鹭等水鸟。 穿过陕西省宝鸡市城区的渭河景色(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从黄河到长江,再到淮河、海河、珠江,记者沿水一路走访,听到不少“臭水河”“荒草滩”“断流河”在近些年整治后大变样的故事: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曾经是非法砂石码头,如今已经整治复绿,尽显生机;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曾经脏乱差的环境发生沧桑巨变,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滨江生态公园;黄河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黄河口水质明显改善并稳定在II类;穿行于戈壁大漠的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大量污水直排江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江河湖泊受到伤害,水污染问题在不少流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2014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劣质水占有相当比例。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化工围江”问题突出,长江经济带内30%的环境风险企业位于饮用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 ——黄河体弱多病,人水矛盾突出。2018年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占比达12.4%。渭河一度被称为关中排污的下水道,关中平原的母亲河成了臭水河…… 人民群众对清澈水质、优美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水污染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 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2023年3月4日摄)。新华社发(王琦摄)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碧水保卫战在新时代打响——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等措施,污染企业纷纷“关、转、搬”。 2016年以来,《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陆续实施,全国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了守护人。 理念一变天地宽。湖北省石首市位于长江“九曲回肠”段,记者在这里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临江化工企业,产业规模居世界前三,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但也是排污大户,严重污染问题多年难以解决,周围群众苦不堪言。环保部门动真格严查,开出了2700多万元的长江流域“史上最大环保罚单”,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投入约1亿元引进行业最先进的治污装置,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同时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举两得。 这样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2020年7月31日拍摄的三峡枢纽工程鸟瞰图(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杜华举摄 污水变清,碧水长流。 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江河水质全面改善,越来越多的河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行走祖国各地,记者看到众多江河焕新、古泉复涌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湖泊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流正在成为人民群众亲水乐水的幸福河——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永定河、潮白河、滹沱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河南辉县百泉沉睡18年后复涌,“水涌百穴、甘露争溢”的景观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白洋淀淀区面积从2017年的170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水质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乌梁素海生态蝶变,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这样的景象,正是新时代驯水所展现的辉煌成果! 11月30日拍摄的丹江口大坝(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 (四)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几千年来,桀骜不驯的黄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心头大患。 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次,改道26次,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治理黄河始终是治国大事、难事,水利专家为此绞尽脑汁。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黄河之害,害在泥沙。治黄专家喻权刚告诉记者,几千年的治黄策略主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原则,汉朝王景采用内外双重堤坝之策,明朝潘季驯创造“束水冲沙”、长堤之上建溢流坝等办法,但都没能找到治黄之本。 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系统治理,立足于构建人水和谐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处理水与其他自然要素、经济社会行为的关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新时代党领导下治水事业的鲜明底色。 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槐柏镇度古村“飞天”苹果基地灌溉示范点,节水滴灌系统正在为果树灌溉(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其中,陕西北部的榆林、延安地区,曾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常常大风起时沙飞舞、暴雨过后泥水流。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而水土保持则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 “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领航定向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进入全新阶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一路上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到34%提高至63%以上,黄河含沙量近20年累计下降超过八成。 陕西神木侵蚀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项目(6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黄土高坡上种树绝非易事,但总有一种精神不轻易放弃。在延安市宜川县黄河西岸,活跃着一支“悬崖造林队”。20年来,他们奔波于山峁峭壁,在黄河悬崖上种树。没有路,他们爬;没有土,他们背;没有水,他们从黄河往上运。自2004年起,这支“悬崖造林队”种下近4万亩、至少280万棵树,其中,1万多亩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 在悬崖上种树,危险可想而知。为了安全,有时他们用大锤在崖顶打下至少1.5米深的钢钎,绳子一头拴在钢钎上,一头绑在队员身上,把人顺着崖壁吊下去。 说起种树的危险和艰苦,队长王永红说:“我们想给子孙后代造点福。只要还有一寸荒山,我们就把种树进行到底!” 黄河奔流,两岸青山绵延。世人惊叹:黄土高原主色调历史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 变绿的,不只是黄河两岸。 1998年新华社播发的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中写道: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存些残次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 如今,经过多年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趋势发生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折。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变身为绿色“聚宝盆”,呈现出“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 位于福建长汀县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曾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裸露在外,远远看去是一片红色的荒山,因而被当地人称作“火焰山”。然而,就是这个曾经连树木都很少看到的地方,经过治理,如今已是满山郁郁葱葱、水中天鹅畅游、林间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实现了“火焰荒山—绿水青山—花果满山—金山银山”的历史性转变。 2023年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长汀签约。近日,水利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东北黑土区到西北沙漠边缘,从黄土高原到江南丘陵,从西南山区到东南沿海,各地坚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水土流失之地实现了“以绿固土,让水变清,水土生金”。 统计显示,全国水土流失状况连续实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2023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降至262.76万平方千米,与2011年相比,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超过十分之一。 上图是西藏工程勘察队钻探组在选定的拉萨水力发电厂厂址(1955年10月31日整理)。新华社记者任用昭摄;下图是西藏藏木水电站(2018年10月26日摄)。新华社发(董志雄 摄) (五) 苍翠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间,平湖横出,碧波荡漾。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境内,坐落着雅鲁藏布江干流首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这里海拔3300多米。 10年前的2014年,历时近8年、总投资96亿元的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拉开了雪域高原绿色能源开发的新篇章。 孕育了亚洲10多条大江大河的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0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1.76亿千瓦,均位居全国首位。 让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能造福更多人民,是我国水电开发者的梦想。然而,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山连着山,沟挨着沟,水电开发难度极大。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水电开发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在雪域高原续写新的驯水故事。 2021年,总装机66万千瓦的大古水电站投产发电;2022年,装机120万千瓦的金沙江上游首座水电站——苏洼龙水电站全部投产运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计划…… 上图是纳木湖乡巴朗村女牧民阿才在河中破冰取水(1990年摄)。新华社记者马竞秋摄;下图是西藏拉萨达孜县(现达孜区)朗热村的儿童在用自来水洗脸(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高原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15年首次“藏电外送”以来,截至今年9月30日,西藏已累计实现水电等清洁能源外送超过154.22亿千瓦时,覆盖我国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助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大型水利工程是对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全方位考验,在施工条件复杂的高原之上开展如此规模的水电建设,背后正是我国在水利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 江苏省的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源头,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81岁的江都水利枢纽变电所原所长陈威回忆道,过去每每遇灾,路有饿殍,老百姓流离失所。怀揣着治水救民的信念,他和成百上千的“驯水人”每天都在工地上挥洒汗水。大家吃住在河道上,夏天忍蚊虫叮咬,冬天受刺骨寒风,但没人叫苦。技术人员研制出真空破坏阀进行断流,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在淮河上建成了江都抽水站。 岁月流转,碧水映青山。今天,我国水电工作者不断向水电技术高峰迈进。 在1994年建设三峡工程之前,我国还不具备制造35万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但2021年底首批机组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并首次实现全部国产化。中国水电人花了30年时间,在重大水电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上迎来历史性跨越。 站在宏伟壮观的混凝土双曲拱坝上,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党委书记何炜感慨万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从三峡工程到白鹤滩工程,我参与了两个世界级水电工程建设,见证了中国水电技术的腾飞。” 鸟瞰长江干流金沙江攀枝花至宜宾近800公里江段,中国三峡集团在这里梯级滚动开发运营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无霸”水电站赫然入目,它们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的梯级6库联合调度,“一滴水发6次电”,实现了长江流域水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水工技术实现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一批巨型水电项目建成运行,标志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建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1998年8月21日下午,一条渔船搁浅在湖北省嘉鱼长江大堤桃红险段江面上。解放军南海舰队特种团装甲连官兵奋力将危船拉到安全地带。李亚舟、牛志军摄 (六) 节水优先,科学治理。科技创新为新时代循环用水节水打开了新大门。 机械臂“捡”出固体垃圾,微生物“吃”掉有机污染物,次氯酸钠“杀死”细菌和病毒……经过一整套流程,原本浑浊的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在四川内江市谢家河再生水厂内,每天都有大量城市污水上演如此“洗白”过程。这些再生水除了被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还被用于公园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极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包括再生水在内的非常规水源利用正在全国加快推进。统计显示,我国已建成50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2012年至2023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总量从47.56亿立方米提高到212.3亿立方米,占全国供水总量的比例从0.8%提高到3.6%。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水的国家来说,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开水龙头就是哗哗的水,在一些西部地区也是这样,人们的节水意识慢慢淡化了。”“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节水控水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实现工业节水减排;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灌溉水利用的效率越好。如今,我国这个系数已从10年前的0.530升至0.576。数值变化的背后,是我国灌区节水改造,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技术的巨大进步。 工业节水减排方面,产煤大省山西等地积极探索更多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方式,鼓励将矿井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让高耗水企业成为节水型企业。 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我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各降41.7%和55.1%。根据典型调查,我国石化、火电、造纸、钢铁、纺织五大高耗水工业行业先进企业节水水平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习近平总书记对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念兹在兹。 201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 国家用水“账单”雄辩地证明,在“节水优先”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国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7月2日,巡护人员在同马大堤宿松段巡堤查险(无人机照片)。同马大堤宿松段全长60余公里,是长江进入安徽省的“第一站”。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七) 水脉连着文脉,水运连着国运。 “上善若水”“智者乐水”的人生感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生观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人生豪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人生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人生哲理……水,早已成为中华文脉的代表性符号。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上下求索,同水患作斗争,同江河共奋进,锻造了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水文明,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治理江河,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绵延。 江河万古流,天地焕新颜。 新时代驯水,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治水实践与智慧,是中华民族治水思想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长征中,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难关。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兑现一个又一个承诺,成就新时代伟业。新时代驯水无疑是啃下的又一“硬骨头”。 从雪域高原奔跑的藏羚羊,到更新繁盛飞越秦岭的朱鹮;从绿意盎然的塞罕坝草原,到生机勃勃的金牛岛红树林;从传承千年的吐鲁番坎儿井,到绵延水脉的大运河,神州大地绘就锦绣画卷。 新时代驯水的硕果,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记者沈虹冰 刘诗平 张京品 秦华江 梁建强 刘彤)
-
22 2024-12
博鱼boyu“村”IP如何带动乡村“破圈”发展——来自湘西的文农旅融合调研
博鱼boyu 来自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清水木人摔跤第四代传承人缑红斌,近期在抖音上刷到不少关于“中国村厨村艺大晒”的相关视频后萌生了报名的想法。通过朋友引荐,他认识了29岁的青年厨师温启荣等人,5个人一起组建成“清水木人摔跤·寿丘轩扁食队”,并向“大晒”组委会递交了报名材料。 “这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大舞台,既能展现我们的非遗文化,又能‘晒’出本地乡土美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跟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交流,增长见识。”缑红斌说。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内联络部联合指导的“大地流彩——中国村厨村艺大晒(全国晒场)”在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酉水河畔的“中国村厨村艺大晒场”举办。来自全国各省的42支村厨代表队带来了包含川、湘、鲁、粤、苏、闽等菜系在内的各种特色美食和各类文艺展演以及各种农特产品到场参“晒”,活动吸引了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缑红斌和队友们如愿来到现场,他们向观众表演了清水木人摔跤,现场烹饪的清水土鸡和清水扁食等特色美食也得到了食客们的高度肯定。 这是湘西州通过“文农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687.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9.02亿元,同比增长5.22%、5.64%。 村“晒”火爆 吸引游客持续涌入 圆形铁板上猛火翻腾,精选的新鲜湘西黄牛颈肉被串成烤串,在大火的烹饪下迅速烤熟,最后再撒上一把秘制调料……这是夯吉村村民张志特制的湘西“烈火牛肉”。凭借这道美食,不仅让保靖县夯吉村在“村厨村艺”系列活动中大火了一把,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慕名来到这个山区小村。 来自武汉的李先生在抖音上看到张志和姐姐张琴在“村厨村艺”活动中烹制烈火牛肉的视频后,联系上张琴。今年国庆节,李先生特地和朋友从武汉骑车来到夯吉村“寻味”,他们在张琴家的农家乐住了两天,临走前还专门购买了当地的特产黄金茶。 “之前一直想到湘西看看美景,没想到这里的美食也这么吸引人。这次体验非常好,以后有时间还想到湘西其他地方去感受一下。”李先生说。 今年春节前后,全国首档以“村厨”为主题的乡村文化美食节——“村厨大赛”在保靖县举办,来自全县各村庄、社区的173支队伍纷纷亮出绝活,各类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美食和接地气的表演通过媒体传播后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走红。而后,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更名为“中国村厨村艺大晒”的“湘西晒场”和“湖南晒场”相继在保靖开“晒”。 截至目前,活动全网总曝光量超过30亿人次,现场吸引游客超62万人次。保靖县实现接待游客442.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5.7%,电商销售农产品1.79亿元,同比增长13.5%。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保靖县位于酉水河畔,从保靖出土的各类遗址和文物显示,早在两汉时期,这里就是武陵郡的政治中心。过去,全国各地商贾在保靖码头汇集,也让这里的饮食吸纳了各地的精髓,孕育出独特的保靖特色饮食文化。”中国村厨村艺大晒组委会综合组组长金敏介绍,看到贵州村超品牌给地方发展带来的成效后,保靖希望通过打造村字号新品牌“中国村厨村艺大晒”,以美食为媒,以“村艺”为桥,拓出新赛道,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夯吉村是苗族聚居村,最让村支书龙承道印象深刻的是,年初首次举办“村厨村艺”活动时,他在微信群内发布消息后,在外务工的许多年轻人反应积极,甚至有些人第二天就回到村里。 “以前我们这个在大山里的村庄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活动给了我们展现自己的宝贵机会,村民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村里的凝聚力也提高了。”龙承道说,除了展示厨艺之外,村里还组建了“啦啦队”,展示苗服、苗歌等。 “村厨村艺”活动直接带火了夯吉村的乡村旅游,不少年轻人当即选择返乡创业,开设农家乐、参与电商直播带货。“今年3月至今,全村旅游纯收入已超300万元。”龙承道说。 通过组建妇女团队,在“村厨村艺”活动上表演土家族传统服饰走秀,来自保靖县比耳镇科腊村的金河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平不仅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潜在客户,公司的销售额也增加了不少。 在此次的“全国晒场”上,这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再次带领着由十余名中年女性组成的表演团队,用自信的姿态展现土家族传统服饰。 “我做了三十多年土家族传统服饰,一针一线让我敬畏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觉得有必要把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出去。”王金平说,仅春节期间参加活动就给她带来了十几万的收入,截至11月中旬,公司销售额已经是去年全年的三倍。 如今,“中国村厨村艺大晒”从最初的各村比赛演变成全国层面的大型展示活动。为了实现活动常态化举行,保靖在酉水河畔建设“中国村厨村艺大晒场”,黄土高原窑洞、福建省永定土楼等34栋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浓缩于此。此次参与“全国晒场”的34支地方代表队在“家”里烹饪出最纯正的乡味儿。另设“西湘季”苞谷粑坊等18个非遗工坊,全面推介湘西当地非遗技艺和产品。 涌入保靖的人越来越多,酒店宾馆和餐厅饭馆日日爆满。“自从开展村厨村艺活动后,在保靖看到的外省车牌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人,我们的生意也变好了。”在县城经营餐馆十三年的黄梦湘说。 “我们正努力搭建平台,打造全国共建共享的‘村厨村艺’IP。截至目前,系列活动得到包括农业农村部在内的各方广泛关注,实现了把村厨村艺的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和经济‘增量’。”金敏说。 融合无界 贯彻“行行加旅游” 湘西州是中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湘西州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文农旅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如今,全州50多万人吃上“旅游饭”,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当地GDP增长贡献率超过7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立超介绍,近年来,湘西州坚持“行行加旅游”的发展理念,持续做好“文化+”“旅游+”这两篇文章,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和农业、工业等深度融合,打造了保靖吕洞山黄金茶海、永顺万亩猕猴桃园、泸溪狮子山千亩葡萄园等一批特色观光农业园,开发了古丈毛尖茶、湘西腊肉、龙山百合等特色旅游商品。 夯吉村此前主要依靠发展黄金茶产业,脱贫后,乡村二级路的开通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便利。今年以来,通过“村厨村艺”活动和湖南“茶BA”篮球赛等各类活动吸引了不少人流,夯吉村正乘势往“茶旅融合”的方向发展。 “去年年底回乡时,发现村里没什么人气,想起小时候茶叶给村里带来的财富,又看到现在文旅这块的空缺,我决定返乡创业,成立琴庭吉苑茶叶专业合作社。既做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也做民宿和农家乐。”张琴说,去年11月合作社刚注册不久,“村厨村艺”活动的“东风”就来了,许多游客在抖音等平台上看到“烈火牛肉”后专门前来。 在湘西茶叶产业大县古丈,通过积极探索茶旅融合、苗寨风情旅游、精品民宿游三大路径,成功构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之路,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叶和山水是古丈最重要的两张名片。”古丈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邓小荣说,近年来,围绕“茶园景区化、茶旅一体化”思路,古丈大力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茶园变景区,茶农变导游,促进茶农增收,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 默戎镇牛角山村便是古丈县探索一二三产业完美融合的典型案例。走近牛角山村,山顶的万亩茶园,山腰的野外养殖和山下的苗寨风情以及特色餐饮吸引了四海宾朋。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说,牛角山村探索茶文旅深度融合,为当地和附近居民提供近1300个就业岗位,今年1至10月,全村接待游客108万人次,茶旅融合产业综合收入9800万元。 距离凤凰古城31公里的苗寨竹山村拥有超五百年历史,村子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寨子的最高处有867级台阶。这里苗族特色民居保存完好,各类民俗丰富,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竹山村党支部书记吴建龙介绍,竹山村立足当地保存完好的苗族建筑和风情民俗,通过“旅游+”的发展模式,坚持旅游传承非遗文化、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路,通过引进凤凰旅游投资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村民转化为旅游业从业人员,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领取工资,还能过上原本的生活。 据介绍,湘西州秉持“景在村中、村在景中”发展理念,目前有效推进300多个传统特色村寨保护性开发利用,实施改造传统民居3.7万栋,打造了1500余家乡村特色民宿。 入境游是湘西州文旅发展的另一个风口。今年以来,得益于中国持续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范围,增加国际航班,实施一系列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以及“China Travel”在外网爆火,大批外国游客来到湘西州。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湘西全州接待入境游25.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倍。 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看来,随着免签效应的加速释放,境外游客正逐渐深入非一二线城市、广大乡村和山区。而湘西州山区能“圈粉”境外游客,离不开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以及海外营销奏效,但归根结底还是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显现。 据了解,为了更好对接海外旅游市场,湘西州从去年起加强和旅行平台、社交媒体以及海外网红的合作,加大海外推广力度。同时,在语言标识、便捷支付和旅游产品提质升级上不断发力。 “脱贫前,湘西州的外地人都很少,现在,在街上看到‘老外’都已经不算新鲜事了。”李立超说,湘西州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我们瞄准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聚焦游客关注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文旅产业链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此次搭乘入境游市场火爆的“东风”奠定了基础。 丰富内涵 用好用活民俗文化 11月,以33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元素的民族舞剧《二十四时舞》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备受长沙市民关注,容纳18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 该剧表演总时长100分钟,历时2年创作,融入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表达具有强烈苗族特色的宇宙观、时间观、生命观。多位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编创和演出,众多民俗专家、文化学者、乡村民众及文艺工作者为舞剧创作提供支持。 “提起湘西,人们总会提到它的‘神秘’,令人好奇。”国家一级导演、《二十四时舞》导演李世博说,深厚丰富的民俗文化是湘西州取之不尽的财富,相信对这些文化的挖掘与阐释能为湘西文旅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湘西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南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从传统村落、遗址遗迹到传统民俗、非遗技艺,“神秘湘西”蕴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依托。 湘西州委书记刘涛介绍,近年来,湘西州立足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把促进民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不断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历史文脉也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在湘西乾州古城、矮寨大桥等景区内的湘西山谷居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谷居民”)专卖店中,绣着花、蝴蝶等具有苗族特色精美图案的手提包、服饰和摆件等苗绣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前来参观、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 公司创始人易华告诉记者,得益于当地政府对非遗文化和产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企业从最初的苗绣作坊发展至今,构建了从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仓储物流等完整的产品体系,在全国拥有6家直营店,13家品牌加盟店,7家海外销售代理机构,下游产业链企业12家,还建立了5家非遗手工合作社。 据了解,通过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山谷居民在湘西州范围内举办了300余期苗绣培训,参与培训超过2万人次,不仅让少数民族妇女掌握好新的技术,还通过产品订单带动20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有了新的收入。 “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希望通过民俗文化持续赋能湘西文旅的内涵建设。”李立超说,湘西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节会赛事和展演等活动,让舍巴日、“三月三”“四月八”“鼓文化节”“钢火烧龙”等湘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旅游影响力和游客体验度。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上个月,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其中,花垣县十八洞村榜上有名。 十八洞村是湘西州一个传统的苗族古村落,拥有400多年历史,保存着苗族古歌、过苗年和苗绣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苗族赶秋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近年来,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十八洞村依托独特的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旅游助力乡村脱贫之路,形成苗绣、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体系。 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介绍,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能,带动十八洞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56元。去年,十八洞村接待游客8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4.5万元。今年以来,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千余人次到村里参观。 如今,通过“文农旅”赋能,“神秘湘西”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刘涛说,未来,湘西州还将继续用好用活民俗文化资源,展现湘西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深厚底蕴,深化精品景区与项目内涵建设,打造精致旅游景区、精美旅游线路、精彩旅游节会,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多元化转型,构建四季皆可游的格局,推动湘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湘西州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记者 张玉洁 林建杰 范军威 薛宇舸)
-
22 2024-12
博鱼boyu行走拉美手记丨中巴水务工程合作为巴西民众用水保驾护航
博鱼boyu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5日电 行走拉美手记|中巴水务工程合作为巴西民众用水保驾护航 新华社记者周永穗 从巴西圣保罗市中心驱车两小时到达圣保罗州大瓦尔任-保利斯塔市,沿途密集的居民区逐渐变得稀疏,在一片林间草地上,一座干净的现代化园区赫然在目。 这座园区是巴西圣诺伦索供水项目,由中国能建投资运营,并与圣保罗州基础卫生公司合作实施,项目设计日供水能力41万吨,可满足该地区7个城市近200万居民的清洁用水需求。 据项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琪介绍,项目自来水厂的水处理过程全部实现全自动,工人可在屏幕前检测各个环节运行状态。专项巡检外,当出现异常提醒时,工人会再定点检查。 取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园区内每个水处理环节清晰展现了河水变清再到供给千家万户的全过程。项目公司总经理马塞洛·因达梅告诉记者,圣诺伦索供水项目2014年开始施工,历时4年完成建设工程。“2014年圣保罗州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危机之一,这个项目无疑提高了圣保罗大都市区的用水安全性。” 自2018年7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圣诺伦索供水项目已为圣保罗州提供清洁用水累计近7亿吨,创造就业岗位数千个。项目还与圣保罗州其他供水项目和管网直接相连,间接使该地区近2000万居民受益。 加布里埃尔·内格朗是项目自来水厂的一名工程师,在这个项目工作了6年多时间。内格朗说:“我的工作是机电日常维护,每天都在学习水处理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同时,通过中国同事,我们还能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的知识,对在这里工作的人来说,巴西和中国两国的文化交流也非常重要。” 据了解,项目建设前,当地面临可用水资源减少、用水压力增大、基础设施老化等难题,水处理和供应能力难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内格朗说,如今即使在干旱季节,当地居民也能在家中得到充足供水。 记者走进当地一户人家,女主人正在清洗餐盘准备午饭,她和丈夫丹尼尔·罗德里格斯已在这个社区居住30余年。“以前我们经常面临水压不足和缺水的问题,自从圣诺伦索供水项目建成后,这些问题不复存在,水质也变好了。”罗德里格斯说。 他告诉记者,水厂给附近有就业意愿的居民提供了技能培训,被雇用的居民不再需要开车两三个小时到圣保罗市区工作了,从这里骑车10分钟就能到工作地点,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得到很大改善。 项目公司总经理因达梅对记者说:“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不断增长,巴西需要这些投资。今年是巴中建交50周年,期待两国企业深化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